2016年12月住建部下發了《關于推廣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經驗的通知》?,F建議全國進一步加大推廣浙江農村垃圾分類的“金華經驗”,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。
垃圾分類處理的“金華模式”
1.源頭:二次四分法。即農戶在家進行“會爛”和“不會爛”的初次分類,保潔員上門收集并在“不會爛”垃圾中再進行“能賣”和“不能賣”的二次分類。70%左右“會爛”的就地堆肥還田,10%~15%“能賣”的由再生資源公司上門有償回收,只有15%~20%左右既“不會爛”也“不能賣”的垃圾才填埋或焚燒。經測算,金華市每年可減少66萬噸垃圾,節約清運和處理費用約2億元。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顯著??茖W的“誘籠法”監測顯示,金華2016年夏季蒼蠅數量減少了六成。
2.終端:堆肥發酵法。采取集中堆肥發酵的終端處理方法??啥逊世幹梅绞接袃煞N,一種是陽光垃圾堆肥房,一種是機械發酵堆肥站,目前以前者為主。按照行政村人口,采取“一村一建”“多村合建”“村企聯建”等方式,建設“兩格”式陽光垃圾堆肥房,并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有氧發酵,無臭無蠅,堆肥期為2個月。垃圾堆肥后,用于制作有機肥或直接還田增肥,實現資源化利用。
3.運維:一體化管理法。就是由農辦牽頭,構建縣(市、區)、鎮(鄉)、村、戶一體化管理體系。各地由農辦總負責,鎮(鄉)成立保潔服務站;村兩委班子劃分責任片區、黨員干部聯系農戶,實行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。建立“村日自查、鄉鎮月查、農辦季抽查、縣(市、區)年度考核”環環相扣的督查體系;建立村民自治自律制度,門前“三包”、衛生費收繳等寫入村規民約;建立評比激勵制度,開展潔凈庭院、美麗家庭等評比,激勵先進,張貼垃圾分類紅黑榜,鞭策后進。采取“財政直補、社會參與、以獎代補”多元化資金籌措,由市(縣)財政一次性補助每個行政村10萬元,用于太陽能垃圾處理堆肥房建設;配套設施人均20~60元補助;運維費用每人每年約84元。各村增設“共建美麗家園維護基金”,每人每年上交10~30元,商戶每年200~500元,解決資金保障問題。
來源:環衛之聲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3LfHKu8x68NFBX4b3X9i3Q
掃一掃
獲取詳細產品資訊
直接添加微信號
glyh123